定了!疊合板板端可以不出筋!
算客工場
1天前
|
279閱讀
1
贊
來源:克三關,佛山市順德區住房城鄉建設和水利局。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協會重磅發布了新版鋼筋混凝土疊合板應用技術規程,對于設計、構件廠家、建設方、施工方都是一大好消息!
有些同行對出筋板還不是很了解,出筋板通俗的講就是疊合板四周甩的胡子筋。看圖
出筋疊合板
不出筋疊合板
01. 疊合底板出筋所造成的困擾
預制疊合底板因為出筋,影響從設計到施工的全部環節。
(1)設計:
增加設計工作量,設計必須考慮出筋與梁、墻、柱的鋼筋避讓,增加了精細化設計工作量。
(2)生產:
降低生產效率,增加生產成本。具體包括:
1)構件生產自動化程度受限,鋼筋工序不能實現自動化焊接,需要人工操作;
2)模具成本增加。板出筋,模具就需要開孔。加之不同項目、不同規格的板的鋼筋直徑、間接不同,又導致模具即使開孔也不能標準化,模具損耗大;
出筋板模具
3)模臺利用率降低。出筋占用更大面積的模臺,導致模臺利用率降低,構件廠產能降低,預制構件的攤銷成本增加;
4)預制疊合梁效率降低。因板出筋,預制疊合梁的上部主筋不能在構件廠一次安裝到位,只能在施工現場穿筋,效率降低。
(3)運輸:運輸車的利用率降低,運輸成本增加;
(4)構件安裝:
現場安裝時預制底板的鋼筋與梁、柱、墻的鋼筋要避讓,甚至板的出筋要迂回穿插才能安裝就位,工效降低,安裝成本增加;
如果是雙向板,一般會有后澆帶,有模板、支撐,不能實現免模。
同時,預制底板的出筋,在生產、運輸、吊裝環節,稍不注意就會傷及工人。
我們可以想象得到,如果把板筋與梁筋、墻柱鋼筋的碰撞問題留給現場工人處理,工人會怎么處理,這無疑是質量隱患。
(5)現澆施工:
后澆帶處需要單獨支模、腳手架,不能實現完全的免模免撐,工效降低。
02. 該規程三大亮點
1、鼓勵密拼疊合板——省時省錢;
2、支持板端不出筋——省時省錢;
3、允許桁架筋兼做吊點——省時省錢。
向推動我國裝配式建筑技術進步的專家們致敬!
03. 網友精選留言
以上內容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共28條評論
還有0條回復正在審核中,請稍后回來查看